一、特点
EC-3100是一种能低温固化的丙烯酸阴极电泳涂料。该产品采用****合成的丙烯酸树脂为主及低温解封固化剂,具有耐候性好、丰满度和光亮度俱佳、低温固化可低至110℃、稳定性好、维护简单、装饰与抗蚀性达到一定水准,性价比高,不含重金属及通过SGS检测等特点。应用于各种热敏性表面处理性能要求的:锌合金、仿金等电镀五金件如首饰、工艺品、合页;阳极氧化后处理等。
二、技术参数
项目 | 参数 | 测试方法 |
外观 | 浅黄透明液体 | 目测 |
固体含量% | 60±2% | 重量法 |
保质期(0~30℃) | 6个月 |
|
光泽度(60℃) | 20-90% | ASTMD523-89 |
膜厚μm | 5~15 | 测厚仪 |
附着力 | 100/100 | ASTMD3359-95 |
硬度 H | 2 | ASTMD3363-92A |
耐溶剂性 ≥(次) | 10-30 | 丙酮双向擦拭 |
耐候性 h ≥(小时) | 500 | ASTMD1735-92 |
耐盐雾性 ≥(小时) | 72镀镍底,120℃X60min,10μm以上) | ASTMB117-95 |
涂覆面积/kg(10μm) | 30平方米 | 正常生产条件下 |
无有害物质 | SGS检测报告 | 符合Rohs标准 |
三、配槽方式
1.清洗设备
在无油,干净的前提下,用加入5%(V/V%)溶剂及1ml/l乳酸的去离子水(电导率≤5μS/cm)清洗电泳槽及配套设备的管路,并循环12小时以上。
2. 比例
EC-3100低温电泳漆:160g/L
3. 配槽
将计算量好的电泳漆倒入搅拌桶中,一次性加入电泳漆量3倍以上的去离子水(电导率≤5μS/cm,PH为6.0~8.0)在开起搅拌机充分搅拌1小时,然后将搅好的稀释液倒入电泳槽中,补充去离子水至水位线,启动循环泵,熟化24小时后即可试镀生产。
四、操作条件
固体含量(wt%) 10±2
PH(25℃) 4.5±0.5
电导率μS/cm(25℃) 600-900
温度(℃) 28±2℃
电压(V) 30-120
时间(S) 20-60
固化条件 60-90分钟×110-130℃ (工件温度)
阳极 SS316
加热、冷却 水浴间接加热
纯水电导率 ≤2μS/cm
清洗水电导率 ≤10μS/cm
五、维护
槽液中EC-3100电泳漆的含量可以用电泳漆浓度测试计参比测得。根据浓度变化补加浓缩漆进行维护。溶剂也需在挥发较多或超滤后补加,PH可以通过超滤和添加稳定剂调节,电导率主要通过超滤来降低。电导率高低与漆浓度、温度、金属离子、杂质含量有关。电泳漆的更新周期为3月/开槽量浓缩漆。
注意事项:
1)为了确保达到**的耐人工汗、盐雾性能状态,电泳前处理必须进行电解保护或钝化处理;同时注意膜厚大于10微米以上。
2)过滤棉芯建议使用精密折叠滤芯粒径:0.1-0.5μm。
3)新开槽后电泳槽液需要保持正常的补料更新,一般情况下三个月的补料更新量需要达到开槽的用量 , 即电泳漆的更新周期为3个月/开槽量的浓缩漆。
4)理论循环过滤量:10次/小时,保证过滤量。
六、故障处理
现象 | 可能的原因 | 对策 |
水纹泡 | 电泳结束时工件还浸在槽中 | 及时起槽 |
吹风不足 | 用压缩空气将水吹干 |
溶剂含量高 | 加强搅拌或超滤 |
麻点 | 槽液温度偏低 | 升高槽液温度 |
电导率偏高 | 超滤排放 |
电泳后清洗不干净≥5μS/cm | 换清洗水 |
槽液固含量低 | 加浓缩漆 |
溶剂偏少 | 补充调整剂 |
缩孔 | 工件上有油 | 加强前处理 |
电压高 | 调低电压 |
槽液中有油 | 超滤或更换槽液 |
膜 厚 不 足 | 固体份降低 | 补充浓缩漆,提高固体含量 |
施工电压低 | 升高施工电压 |
槽液温度偏低 | 升高槽液温度 |
溶剂含量降低 | 补加溶剂 |
接触不良、导电不好 | 检查改进 |
针孔 | 工件表面有油污 | 加强前处理 |
电导率高 | 超滤 |
电镀表面有针孔 | 解决电镀问题 |
漆 膜 桔皮或粗糙 | 施工电压过高或时间过长 | 降低电压、缩短时间 |
槽液的有机溶剂含量过高 | 超滤、搅拌挥发 |
槽液循环不良 | 检查泵和管路的运行 |
槽液温度过高 | 降低槽液温度 |
极距太近 | 加大极距 |
PH值过低或过高 | 超滤,或加稳定剂 |
电导率过高 | 超滤排放 |
膜太厚 | 降低膜厚 |
硬度差 | 固化不够 | 延长时间或提高烘烤温度 |
五彩 | 膜太薄 | 提高膜厚 |
槽液溶剂含量偏少 | 补充溶剂 |
表面颗粒 | 清洗水脏,槽液混入脏粒 | 检查冲洗水的水质,减少尘埃带入加强对“死角”搅拌,更换过滤器 |
烘道或烘箱不净 | 清理烘干炉和空气过滤器 |
水迹 | 电泳后清洗不干净≥5μS/cm | 换清洗水 |
电导率高 | 超滤 |
进烘道时温度过高 | 降温后再放入或增加预烘区 |
溶剂含量过高 | 超滤或加强搅拌挥发 |
颜色不符 | 漆膜太厚或太薄 | 选择合适的电压和时间 |
漆的泳透力不高 | 电泳漆固含低 |
溶剂太多 | 加强搅拌或超滤 |
泡沫过多 | 液位差太大 | 补漆或水以减少 |
搅拌太快 | 降低泵速 |
泵漏气或反转 | 改进 |
新配槽液 | 循环时间不够 |
返溶 | 槽液溶剂含量偏高 | 加强搅拌或超滤 |
起槽不及时 | 及时起槽 |
PH值偏低 | 调整 |
槽液温度高 | 降温至合适温度 |
槽液固含量偏高 | 加水调整 |
吹风不足 | 用压缩空气将水吹干 |
溶剂含量高 | 加强搅拌或超滤 |
声明
该资料由本公司根据实验数据及生产经验总结而成,因各厂家的设备及操作各不相同,本公司无法对使用结果做出任何承诺,亦无法承担任何责任。本资料不能作为侵犯版权的证据。